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

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


資料來源
http://www.minlun.org.tw/3pt/3pt-2-5/2-22.htm

 為政第二(第二十二章)
   
   子曰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」
    孔子說:「一個人假使沒有信用,就不知道他還有什麼可以取法的了。這好比大車缺了連接車和牛的『輗』,小車缺了連接車和馬的『軏』,怎麼能行動無礙呢?」
   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」「信」位於傳統八德「孝、弟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」的中間,具有關鍵的地位。之前,學而篇也曾提到「主忠信」,可見孔子對「信」相當重視。但是,一般人卻忽略它,常常犯了失信於人的毛病。要知道,有了這種缺失,即使自己具備許多優點,別人也不會注意到的。關於這一點,在社會上辦過事的人,相信一定能夠領略。在明白守信的重要性之後,實踐時一定要非常用心,因為即使學養俱優的君子,也會不經意地犯了「妄語」的毛病。看看明朝的俞淨意先生,在經過張老先生的點醒後,才懂得反省自己的言行,知道自己無意間犯了許多口過,可見唯有「謹言慎行」,才能讓說話做事趨於篤實,這是邁向「守信」的第一步啊!
    經文接著說:「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」「大車」指的是「牛車」,「小車」指的是「馬車」。「輗」是連接車轅和牛軛的小木頭,「軏」則是連接車轅和馬衡的鉤子。雖然「輗」和「軏」都是體積不大的小東西,在整部車子當中並不起眼,但是當車子要行動的時候,卻一定要有它們,否則車子和牛馬就會離散。尤其在車子轉彎,左右速度不同的時候,必須靠「輗」、「軏」來協調平衡,這樣車子才不致於偏斜、傾倒。孔子用「輗」、「軏」來比喻「信」,非常傳神。因為守「信」一般人認為價值不大,所以當利益衝突時,便常失信於人。然而,人群相處,從家庭、社會以至國家,想要有良好的互動,協調各自的差異,「信」是絕對必要的橋樑,如果沒有了「信」,所謂「生命共同體」的理想,就成了空中樓閣,不切實際了。
學習「守信」,要先從自己謹慎言語開始自我要求,一旦答應了別人,只要是合義之事,就要全力以赴。各種自利利人的道德事業,就是在「信」的前提下順利啟動的,吾人應勉力朝此目標前進,做一個值得信賴的有德君子。